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将“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起,数字技术逐渐全面应用于经济社会各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随着教育部在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年度工作要点中正式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悄然开启新征程。
推进高校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方面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首先是要注重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大家经常谈到的话题,但如何做好顶层设计却非常具有挑战性,这对高校管理层以及信息化部门的管理层提出很高的要求。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制定符合学校战略定位和实际需求的转型规划。通过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找准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创新应用模式,推动数字化转型在校园各层面顺利实施。
其次是要注重机制保障。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一个关键词是多元化。而这种多元的文化往往一开始是要靠机制来推动的。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健全组织架构,建立与转型需求相适配的制度体系,以适应数字化引发的教育模式创新。其中,倾听并关照各参与主体的诉求,是打造协同机制的关键。数字化转型需要各利益相关主体发挥主动变革作用,建立协同合作的数字化转型共同体,提供方案、技术、服务等各方面的支持。
此外,注重数据治理。数据的重要性我们多次提到,目前来看,对数据的应用离理想状态还很远。我们要重视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打通系统数据,突破信息壁垒,在数据标准、数据管理等方面构建制度规范,分级分类推动数据有序开放,按需共享。只有数据的有效融合,才能更有力地支撑管理流程再造和服务创新。
最后,经常被提到但往往容易在实施中忽视的一个关键点是数字技能的加强。数字化转型中,从上而下每个利益相关群体都要参与,因而每一个群体都应具有相应的数字化能力。高校要进一步培养数字化思维,以提升领导的数字化领导力、管理人员的数字化管理能力,技术人员的数字化服务能力,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和学生的数字化应用能力,更好地贯彻落实数字化转型举措。